文學評論創作談
-
計文君:科學與人文張力之下的敘事
與其去逼問“大劉本意”,不如認真觀察小說提供的紛繁多姿的“思想景觀”。誕生在21世紀初的這三部作品,在世界范圍內引發了廣泛的興趣,獲得巨大肯定…… -
童年、鄉愁與地域美學譜系
故鄉是母語的圣地,帶給戴小雨的童趣卻是悲喜莫名。“金葫蘆,銀葫蘆,打開葫蘆取麥種”,這是母親說給他的無數謎語中的一個。小妹天真地相信,金櫻子肚子里藏的就是麥種…… -
中國“非虛構”與“非虛構”中國
一直以來,許多評論者都糾結于阿來身份的復雜性和模糊性,認為他是一名不純正的藏族作家。這種看法有其道理,但評論者未必注意到,阿來的身份認同也在發生變化……
- 江榕當代語境下的古典內核——淺評于浩詩集《尺素書》
- 郜元寶郜元寶:另類“老年寫作”·超文本·精神反芻·遲到的主題翻轉
- 梁向陽:捕捉“社會大轉型”時期的歷史詩意
- 李萌羽 常鵬飛王蒙《笑的風》:主體認同、個人史與生命的辯證法
- 薛梅繾綣在“榆園”的永恒詩意
- 王彬散文的六個敘事特征
- 李璐池上小說近作:那些被忽略了的痛苦
- 朱凌 鄭潤良王方晨《花局》:時間懸停的小說敘事現場
- 楊阿里有書有院有書院
- 真情書寫我們的小康生活
- 鄭在歡鄭在歡:團圓總在離散前
- 丁顏丁顏:與小說有關的兩三件小事
理論熱點
-
讓理論與批評重新結合
文學理論與文學批評這種相互分離的趨向,對雙方的發展都具有很大危害……
-
書寫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傳奇
中國脫貧攻堅任務之艱前所未有。減貧是一個歷史性難題,也是一個世界性難題……
-
從“西學東漸”到“中學西傳”
新中國成立以來,尤其是進入新時代,“東升西降”的趨勢愈發明顯……